查看原文
其他

不失尊严的建筑,以及它所改变的生活

声小音 声动活泼 2022-06-01

[01:41] 作为文化消费的建筑设计
[08:26] 凯雷模糊了建筑师和建筑活动家的角色
[11:51] 普利兹克奖回归初心
[16:19] 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想象,才会有真正的好建筑
[21:12] 西方建筑体系之外的甘多小学
[28:50] 返璞归真和乡野生活是两回事
[32:28] 大部分人追求的「可持续」实际上是自己的良好感受
[41:56] 恢复与乡村的联系,应该坦诚面对乡村的各种现象


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,即使是一无所有之人,依然可以争取尊严。这是今年普里兹克奖得主带给我们的启迪。


每年,被称为「建筑界诺奖」的普利兹克奖,都会授予一位对人类以及人造环境做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。今年的普利兹克奖第一次颁给了一位非洲人,这不只是政治正确。


1965 年,迪埃贝・弗朗西斯・凯雷(Diébédo Francis Kéré)出生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的一个小乡村。那里没有清洁水,没有电,没有学校。作为村长的儿子,他是第一个走出村庄上学的人。20 岁时,他凭借职业木匠奖学金前往柏林学习——这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。2001 年,结束技工学习的凯雷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建筑时,回到家乡甘多做出了他的第一个作品,甘多小学。


在匮乏之地,这座朴素而带有设计感的建筑,是凯雷和当地村民一起构思、设计和劳动的结果。正如普里兹克评审词中所言,「为社区而建,与社区共存。建筑与其立足的一方土地密不可分,亦与置身其中的使用者息息相关。」


二十多年过去了,凯雷的作品早已溢出非洲大陆,他的临时或永久性建筑分布在英美德意等更为发达的区域。他持之以恒的风格和理念,也为建筑文化界当下关注的「可持续」、「现代性」等方向带来了新的思考。 


建筑师、独立策展人唐克扬是本期节目的嘉宾。在他的印象中,凯雷是个谦逊而略带羞涩的人,也是一位有天赋的建筑师。不过,我们的对话没有停留在凯雷作品本身。更重要的是,在更大范围内探究建筑如何影响社区、可持续未来、寻根等命题;中国和中国建筑师王澍对凯雷的影响;以及凯雷在广阔乡村的实践,能否为中国当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思路。 


一栋打动人的建筑背后有很多,但始终埋藏着人们对「更好生活」的期盼。正如凯雷所言,「不能因为贫穷,就固步自封不去尝试追求品质,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品质,每个人都理应享受舒适,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奢华。」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